企业家于海洋的家国情怀
本网辽宁讯//(牛贸杰)写下这个题目,我不由地放下笔,站在窗前,举目凝思:在当今社会,什么样的管理者称得上是优秀的企业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意志。
显然,未来民营经济可期,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在呼唤更多的优秀企业家大展身手。出于一份责任感,出于对沈阳和辽宁经济振兴的期盼,日前笔者采访了一些民营企业家,就什么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许多企业家都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除了爱才如命,还必须要有与常人不同的眼光,具有远见卓识和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引领企业未来的发展。并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思维,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性美。这使得我不由想到了企业家于海洋。作为一个老记者,不久前曾撰写了《一个老记者采访于海洋的对话实录》。文章发表后,央媒和国内各大网站以及一千多家媒体给予刊发转载,引起很大反响。
于海洋原本是体制内的政府官员,但他经营管理的潜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一经崭露,便令人刮目相看。时任沈阳浑河开发区副主任的于海洋当时还是一个厅级干部,当年沈阳对外招商引资风生水起,香港新世界投资15亿元的房地产项目成功落地,并成立了新世界沈阳房地产项目总部,于海洋被任命为王家庄地区新世界房地产开发项目前线副总指挥,总指挥由当时的市长和常务副市长担任。这个项目是沈阳市招商引资的重点工程,在当时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能不能把外商留住,国家和省里有关部门都高度关注。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于海洋面对的难题像隐藏在水面下一块块横七竖八的石头,一个一个地浮出水面,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外商的不满,甚至撤资。于海洋以过人的胆识和眼光,向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要把权力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很快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同时于海洋主动和外商交朋友,香港新世界沈阳总部的主要负责人刘松灿对于海洋的工作无可挑剔,每周两个人都要见一次面,商讨具体工作,对刘松灿反映的问题,于海洋总是在第一时间逐一找到有关部门解决,从不拖泥带水,刘松灿每次回到香港汇报工程进展的情况都令港商十分满意。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一转变,才把外商留下来,一些在外商看来卡脖子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外商投资的15个亿全部到位,工程项目得以按期完工,至今仍是国内招商引资的标志性项目,为众人瞩目。
接下来,于海洋的又一得意之作是把负债累累的沈阳富通房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泥潭中拯救出来,不但完成了由体制内的官员到企业家的成功转身,还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胆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这家房地产公司是在党政机关经商办企业浪潮冲刷下出现的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畸形产物。到了2004年,由于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的营养缺失,公司身陷泥潭不能自拔,仅法院生效判决认定的对外负债就高达 2 个多亿,100多份起诉状及判决书摆在沈阳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案头,因为办不了房证,影响子女就业、上学,业主三天两头的进京上访。于海洋接下了这个让市领导头疼不已的烫手山芋,很快就见证了于海洋作为一个优秀企业家处乱不惊的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海洋以租赁经营方式进场,拿到了法人授权资格后,先期注入 1250 万元资金,解开了债务链的前端,随后,又用以房抵债的运作方式促使有关部门解封了 8000 平方米土地的查封。这家公司的一盘死棋被于海洋举重若轻地走活了。接着于海洋又先后投资2000多万,解决了一个个遗留的难题,公司当年就由亏损大户变成了和平区的纳税大户。居民们盼望多年的房证终于拿到了手,长期没有解决的供暖和煤气也在当年的春节前全部开通,居民纷纷自发地送来锦旗,并联名推荐于海洋为人大代表。《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沈阳电台、电视台对此专门进行了报道,时任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在各种会议上给予于海洋以表扬。
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企业管理者,不仅仅是制定一些条条框框,颁布一些规章制度,职工守则。企业家要有良知,要从职工最关心,最需要的点滴入手,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人性关怀。有人说于海洋有着超凡的经营管理能力,事实证明,于海洋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于海洋懂得将人文关怀转化为现实力量。深知没有行动再深切的关怀也只能停留在口头或心间,无法触及真实的改变。当行动与关怀相互融合,它们便会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一位副省级的领导这样评价于海洋,没有慈善家的美誉,却处处亲近弱势群体。所以职工们才信任他,拥戴他,亲近他,想念他,殷切地盼望他回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无疑将带来民营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时不待我,我们殷切地期待在这样一个民营经济全面振兴的关口,有更多的于海洋这样拥有家国情怀,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真正为职工谋利益,处处为职工着想,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为职工的利益去奔走呼号的企业家弄潮兴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 编:朱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