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更高期待
时间:2025/8/13 发布者:光明日报

近日,一项面向高校大学生发起的关于“大学劳动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的受访大学生所在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8.63%的受访大学生所在高校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或实践活动。超过半数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通过劳动教育“收获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承载着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面向大学生开设劳动教育,是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通过参与劳动实践,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是劳动教育树德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智育而言,劳动教育为知识的“学以致用”提供了真实场景,有助于实现认知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对于体育来说,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化的体育”,具有增强身体素质、锤炼拼搏精神的独特价值。此外,通过劳动教育,还能够激发劳动情感、端正审美态度。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完成学业就好,不需要参与家务劳动。在这种背景下成长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劳动的观念和意识,缺乏独立生活所需的劳动技能,对劳动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

近年来,广大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比如,让大学生参与农作物种植,在春播秋收中了解作物生长周期、感受“锄禾日当午”的辛苦;开设烹饪技能培训课程、日常维修课程、急救与健康体检技能培训课程等生活实用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与村民一起改造农房和农家小院;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工厂,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在创造性劳动活动中锤炼本领……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也逐渐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念。劳动教育在高校的落地生根已初见成效,不少劳动教育课程备受大学生群体欢迎,成了“抢手课”。

不过也要看到,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化走过场、脱离大学生现实需要等问题,影响了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的实现。突出表现在没有充分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形势,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简单将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体验等同于劳动教育。

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劳动教育的开展,在目标定位、内容设计和实施方式上需体现阶段性特征。比如,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应立足生活实践,重在培养劳动习惯与基础技能;而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应与专业学习、社会需求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专业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作准备。

着眼于此,高校的劳动教育,应立足于大学学习教育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所需。尤其是要强调“创造性劳动”,培养大学生适应各种劳动场景、不同职业情境的综合素质,解决真实复杂问题所需要的意志品格与关键能力。劳动教育不应简单等同于体力付出,而应是与成长需求、专业发展、社会现实深度绑定的高质量劳动体验。

更好满足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期待,需要我们努力突破传统劳动教育的思维定式,将劳动教育嵌入真实的职业场景与社会需求中,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重构劳动教育生态。


综合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

  9月30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

总书记这样阐释治水之道

Play Video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对于水,习近平总书记十...

全国秋粮收获过五成 主产区抢收抢烘确保颗粒归仓 ​

人民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李栋)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截...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自去年“两新”工作启动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落地见效。日前,...

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

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接续奋斗 再创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我们要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共同的告白:“祖国万岁”

10月的北京,气象万千,这是礼赞祖国的时节。新中国迎来76周年华诞...

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中国承诺”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时,郑重宣布...

芦庄村村民求助信

尊敬的各位领导,新闻媒体: 我叫原敬平,身份证号:14270...

版权所有 @ 时事新闻网络中心

北京市公安局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 京网公安备11010602130013号

网站备案编号:[京ICP备12003057号-5]

Copyright 2021 - 202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